战胜苏翊鸣的加拿大名将曾患淋巴瘤,战胜对手的同时更战胜了病魔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方序 朱俊俊
2月7日,中国17岁的小将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摘得银牌,惜败给加拿大选手马克斯·帕罗特。
冠军马克斯·帕罗特已是第三次参加冬奥会,他在第二轮比赛中获得了全场最高的90.96分,如愿获得奥运金牌。
他不仅战胜了年轻小将的冲击,更战胜了一度折磨他的病魔——2018年平昌冬奥会后,当时年仅24岁的他不幸确诊为霍奇金淋巴瘤,此后接受了12次化疗。
患病后,帕罗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治疗的过程。他说,“癌症改变了自己,以前看一些事情觉得就是理所当然,但现在对待每件事都是心怀感激。”2019年年底,他重返赛场,正式复出。
浙大二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肖希斌介绍,人体淋巴系统就像保护人体的“防御性长城”,淋巴瘤就是长城上的“卫兵”(细胞)出现了投敌和叛变。这样,不仅是外来的细菌、病毒会长驱直入,连卫兵也会加入行动,后果可想而知。淋巴瘤可以从任何有淋巴组织的地方开始,最常起源于身体上部的淋巴结,如胸部、颈部或腋下。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7.5%,是近10年来增速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在我国,淋巴瘤位列常见肿瘤的第10位,是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淋巴瘤的新发患者以每年6-8万人的数量递增,并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中国公众对癌症的错误认知往往将癌症与绝症画上等号,然而淋巴瘤并非绝症,医学研究的进步已经使淋巴瘤脱离绝症的行列。”他强调。
肖医生说,像帕罗特所患的霍奇金淋巴瘤一般预后较好,被认为是少数可治愈的成人恶性疾病之一,尤其是新型靶向药物(如CD30抗体偶联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泛靶药物的应用,约有90%左右的患者可通过规范化治疗达到治愈。
另一大类型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分为40余个亚型,不同种类的亚型预后差别较大,采取的治疗策略也完全不同。虽然不同亚型的淋巴瘤治疗效果的差距还很大,但总体疗效已有很大提升。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但也有不少年轻的患者,其治愈率也可达到60%。
但是我国淋巴瘤患者整体疗效和生存与欧美等国家存在差异。根据《柳叶刀》2018年的统计数据,和美国淋巴瘤患者67%的五年生存率相比,中国淋巴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只有38.4%。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误诊率高、治疗及随访依从性差的问题。
浙大二院血液科作为首批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入驻的成员单位之一,对淋巴瘤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全程管理,规范化治疗,更好地提高了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加拿大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